碳中和大潮下,竹产业有何机遇?
政策加持下,全国碳市场在今年启动之后,林业碳汇的需求和交易量将逐渐升温。在《京都议定书》生效期间,林业碳汇是一项国际交易。
林业碳汇交易是指,通过采用符合全球或区域范围认可的核证碳减排标准,开展经营或造林产生的碳汇减排量,在经第三方审核机构核证以及交易主管部门审定后,核发碳信用。这些碳信用可抵消企业自身的部分碳排放量,或在市场进行交易从而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。
林业碳汇交易意味着,一方面有减碳压力的企业不用自己去植树造林,购买碳汇便可实现减碳;另一方面进行植树造林以及维护森林系统的组织和个人,可通过出售碳汇获益,如竹林经营者可通过竹林碳汇质押获得银行的融资、贷款。
林业碳汇项目具有减排量产出周期长、监测复杂和开发成本高等特征。在CCER(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)机制下的林业碳汇项目主要有四类:碳汇造林、竹子造林、森林经营和竹林经营。
中国是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,素有“竹子王国”之称,目前有竹子40多属500多种,竹类种质资源、竹林面积、竹材蓄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。竹子具有生长快、产量高等特点,且一次造竹后只要经营合理,可以永续利用,因此,竹林也有“第二森林”的美称。
中国竹类资源面积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,全国竹林面积达520多万公顷。我国的竹林主要分布于20个省(区、市)、500多个县(市),面积较大的有15个省(区、市)。福建、江西、浙江、湖南、四川、广东、安徽、广西8省、区竹林面积合计占全国的88.64%,其中福建、江西、浙江3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。
“十五”期间全国竹业发展突飞猛进,竹资源面积、产品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,产业规模迅速扩大,竹子经营加工及综合利用研发取得重大进展,竹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,成为中国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之一。竹子作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减少木材消耗、改善生态功能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。
也因此,竹林经营增汇潜力巨大,碳汇林除了竹林和竹笋等经济效益外,竹林碳汇项目的实施还能用于竹林碳汇交易,产生碳汇收益。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局部地区环境的改善,也能增加农户收入和带来经济效益。而对于竹林经营者或企业来说,更能利用碳汇质押获得贷款,缓解企业资金压力。
此外,需要注意的是,竹产区多多向企业、竹林种植户宣传竹林碳汇、碳汇交易等方面的知识,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碳汇认知度,从而更有利于竹林碳汇交易项目的开展,并进一步推动竹产业发展。